大腳印獎-生態營造組 2022 / 12 / 16 1585

蕭學勇承繼阿公百年水梯田

遇見雞母嶺《生態營造組*潛力獎》

農場位置:新北市貢寮區  

綠保作物:稻米、短期葉菜、根莖類、水果

保育標的:多樣化棲地

  

學阿公那樣種田

天氣晴朗的早晨,走在田間,蕭學勇說:「小時候就住在這裡,都跟著阿公來田裡玩,邊玩邊幫忙。」現在他也是個阿公了,如果這一塊田,也能讓孫子像他以前那樣在田裡玩,那就夠了。因此小時候他阿公種田時沒有用的、現在他也不會用。回歸原本的樣子,這就是蕭學勇做綠色保育的原因。

 俯瞰美麗的水梯田

 

大自然與人良善的互動 格外珍貴

退休屆齡時,他重拾鋤頭、穿上雨鞋、踩進土水裡,打算將田區變回到阿公那個時代的樣子。這附近周邊都是森林,唯有這一塊是難得水梯田。曾有人問:「廢耕了這麼久,讓它退化回森林不好嘛?」和他想像的相反:「正因為是水梯田,才顯得這裡格外的珍貴。」

水梯田的生態和森林裡的生態系是不一樣的。有些動物就是偏好稍微有人為擾動的地方,就是喜歡到田裡覓食。例如蜻蜓,在森林裡很少見,但是水田附近很容易發現;田邊也滿滿都是鳥,雁鴨會來將他們辛苦種下的稻苗給拔掉;穿山甲也常來田埂鑽洞;山豬、山羌都會來這裡吃根莖類,即使圍網沒有用,牠們反而認得網子,知道網子內有好吃的,通通都來。最近也開始復育田螺,希望有一天,不只是田螺,連螢火蟲都能回到這片土地。

環境乾淨了,各種生命都會回來!復育田螺

蕭學勇隨手一比說,山豬會來這裡挖根莖吃!

 

細心維護水梯田 不只是地景還有文化

水梯田的水,來自山上,水梯田看似浪費水,實則有涵養水源的功能,當水梯田持續耕作,周邊的小溪不會斷流。好景不常,其他的水梯田漸漸廢耕了,這一帶竟只剩這塊水梯田。不巧,今年遇到大旱,從出生看到現在的小溪,五十年來第一次斷流,連帶著水梯田也乾涸了。

為了維持水梯田的健壯,他也做了很多的努力,不斷重新耕犁,將土與水打成泥漿,才能保持水田的狀態,否則水土將流失。

為了推廣水梯田的文化,蕭學勇也和周邊學校合作推廣食農教育,和豐珠中學的學生一起種水稻田,從育種、整地、插秧、收割、包裝,一條龍的學習。在太陽底下揮著汗,感受腳踏實地的感動。蕭學勇也和社區發展協會合作,結合山林步道觀光、淡蘭古道導覽,推廣深度文化的食農教育。

農場接受預約體驗地景生活美學

 

「心」 才是最重要的

秉持著單純的心,想留一塊可以讓孩童安心玩耍的田地,蕭學勇特地另築了一池心狀的田,未來讓合作的學生、食農教育的客人們,都可以了解:照顧土地,心,是最重要的。

 用心照顧,大地會知道。 

 

【評審老師講評】

逐步推行水梯田復耕並復育原生水生植物。且和附近的學校配合,進行食農教育課程,亦為淡蘭古道上的其中一處驛站。

※來逛逛:遇見雞母嶺 / 蕭學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