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心大地

慈心大地單元

第20期 2013 / 01 / 01 2658

農業博覽會年底開鑼,「碳匯林場」展場的硬體工程即將完工,十二月將完美登場;而它的背後,有著許多感人足跡,本刊特別一路追蹤,專訪焦點人物,以及重要紀事、很多精彩故事,想與您分享……

友善環境 綠色推手─專訪甘銘源、李綠枝建築師

「碳匯林場」的展館設計,由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甘銘源與李綠枝,共同規劃硬體設計及工程管理。近20年來,他們從宜蘭到雲林,發展在地化的綠建築工法,參與多項公共建築設計,其中花蓮西寶國小設校工程,榮獲2003年建築師雜誌評選為年度建築首獎。他們關心建築環境的永續發展,推動建築節能;近年來嘗試更經濟、更耐氣候的木造建築,希望推動更健康的建築至普羅大眾。

這兩年藉由農業博覽會基地規劃設計,大藏嘗試更在地的自然建材──竹子。甘銘源說:「竹子的碳吸存量,比其他木材高出許多,竹子若循環利用,就能有效發揮碳吸存功能。」竹子的碳吸附力佳,成為「碳匯林場」代言的最佳選擇。

甘銘源表示,農博基地的建設,並非依照人類喜歡的景觀來建設,而是先觀察基地原本的資源,盡可能留用,並加以復育改造。大藏保留林相豐富的樟樹林,並搭配濕地、溪流穿梭在樹林間,利用這塊原始的林相創造一個適合生物棲息的地方,並進行觀察原生樟樹林的演替方式。李綠枝覺得,建築是耗費龐大資源的產業,人類為了居住動用龐大的地球資源,即便是使用木材、竹材等自然建材,減少使用鋼筋、混凝土,仍然是需要運用地球資源,建築過程中仍然會對土地擾動。

李綠枝對自己的要求是,應該用「戒慎恐懼」的態度來面對建築行為,不要覺得整地開挖很應該、灌混凝土很應該、用大量的建材建構出舒適的建築很應該,這些對環境都會造成傷害。我們做必須要做的,而不做過多的浪費。補種樹是好事,但不要覺得那樣就沒有虧欠了,心中還是常存愧對大地。

引進污水 人工濕地生態豐

濕地也可以儲碳,因為濕地裡的有機質不容易被分解,所以保護濕地也是一種積極的抗暖化行動。雲林地區因水資源供需失衡,地下水補充不足,導致地層下陷問題越來越嚴重。面積近18公頃的農博基地,沒有天然河川,大藏決定善加利用當地居民的生活污水,並延請濕地專家張文賢共同設計與協助。

農博基地內設計了人工濕地,引進居民的生活污水和農業回歸水,透過地形和植物的吸附淨化,3.8公頃的人工濕地,容量約18,000噸,日處理量3,000噸,即可處理12,000人的生活污水,可以說是虎尾高鐵站區的水資源自然淨化中心。淨化後的水,除了供基地植栽澆灌,還可涵養地下水,多餘的水又可回歸灌排,並提供生物繁衍棲息的生態環境。

3.8公頃的人工濕地,規劃為溪流、林間濕地、牛軛湖等水域環境,經過一年多的營造,出現了高蹺鴴、小鷿鷈、彩鷸、紅冠水雞等小動物。張文賢說:「原本生活在這裡的小動物,因人為的破壞,牠們跑掉了;當人們再度營造適合牠們生存的環境,牠們又回來了。」當人類對環境釋出善意,動物們也可以感受到。令人訝異的是這個地方竟然蚊子很少,因為食物鏈完整後,隨著蜻蜓、蛙類和燕子的出現,孑孓減少了,當然蚊子也減少了。

「碳匯林場」的後方正是林間濕地,是生態核心區也是生物保留區,中間有孤島,水流穿梭其中,茂盛又隱密的樹林正是動物的棲所。碳匯林場鄰近生態豐富的人工濕地,別具意義。

辦竹構營 大專生師法自然

盛夏烈日中,同學們投入大量的汗水建造一座竹涼亭,這是大藏與慈心於2013年暑假8月5日至17日舉辦「竹構築工作營」的成品。來自各大專院校建築相關科系的學生,及友善環境社會人士共25人,一起體驗動手構築「碳匯林場」其中一部分的竹涼亭。期望透過工作營的實務勞動,讓年輕學子體驗自然建築的美好。

白天,同學們於工地中實作,晚上則安排一系列的環境議題講座,雖然僅兩週的時光,大夥漸漸覺得這是在做一件不一樣的事情,重新面對我們生活的環境,尤其,土地猶如供給我們養分及成長的母親,更應尊重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的人、小動物與環境。

一身的黝黑,是這個工作營絕對的榮譽徽章。一座竹涼亭,從動手取材、加工,到構築,都是藉由雙手去完成。為了製作涼亭的茅草牆,大夥徒步到茅草區割茅草、綁茅草,大同大學資訊工程系的黃郁舒說:「看人家使力很容易,初體驗卻力不從心,但只要持續琢磨一定可以得心應手。」甘建築師也提醒:「我們可以把蓋涼亭這份工作轉化成工藝。」此後,大夥對手中的一個螺絲、一條鐵絲無不用心對待,工具操作也愈來愈順當。

從拆圖、上墨線到定位、放樣跟校正,大家一邊嘗試,一邊找答案,從做中學互換心得。技術層面大家互助合作、生活層面大家互相關懷,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建築研究所的徐珠理發現:「為什麼可以把一件複雜的事情做得井然有序?為什麼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可以相處得這麼好?」原來大家有一份共同的想法,藉著工作營把大家對土地熱愛的心,連結在一起。

工作營中每晚講座的思潮襲擊,不僅提供成功大學建築系的曾筱雲,重新看待這個世界的觀點,更是一個價值觀的洗滌:「那些都是令我感動的態度,一種謙卑的態度,重思人類對自我的無限膨大。」尤其是張文賢老師的一句話:「你不能說人類是動物,人類根本就不是動物,世界上沒有一種動物會笨到把自己的環境越弄越糟。」聽來很諷刺,但真實得令她不停地思考,而這也會成為自己的課題。

每晚的演講,從有理念的小農夫,到對濕地保護不遺餘力的營造業,令成功大學建築系的李柏毅意識到:「若是負責規劃的人,建立起重視環境和土地的觀念,在做決策時自然會保護土地和自然環境,這樣對社會的影響力遠超過想像。」他對於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,有太多需要思考的地方,更訝異地發現,身邊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,積極地付出與參與,且對自然生態、社區環境、建築與人之間的關係,充滿興趣和熱情,似乎看到未來的希望。

工作營中,學生們有力的傳達出感恩及震撼,期許自己也能開始對他人、對環境,做一些有益的事情。

就近取材 減少碳里程

碳匯林場展場以孟宗竹為主要結構,牆壁則以桂竹為主,100坪的展館,約需4、5百支竹子,大支竹子做柱,小支竹子做樑。這些竹子來自雲林石壁,因為在地生產碳里程短,既減碳同時也符合展館「碳匯」的主題。

夏日的早晨,甘銘源帶領工作營的學生,前往雲林石壁取竹材,一路蜿蜒的產業道路雲霧繚繞。一邊欣賞竹林的美,雙手砍竹也不曾停歇,烈日下的竹林即使光影斑斑,依然充滿涼蔭,沐浴在颯颯竹林中,疲累盡消。甘銘源說:「竹子越砍長得越好,竹林如果持續利用,碳吸附能力比森林好,因為竹子長得快,硬度比木頭強且韌性大,可製成不同形狀的竹製品。而且,經過殺青或煙燻處理的竹子,使用期限比較久。」

台灣中部盛產竹子,南投的竹山又是竹產業聚落,所有竹材料的批發、零售、加工處理,一應俱全,就地取材是減少碳里程的首選。直挺的孟宗竹、桂竹,適合做為建材。大藏並改良傳統工法,讓竹接頭的製作標準化,結構效率更高,希望藉此克服竹構造傳統技藝失傳、費工、不耐氣候的問題。

柳杉地板 也是碳匯一環

竹構建築的「碳匯林場」,融合在自然的林野景色中,當您走進館內,循著解說路徑,踩在小徑木地板上,彷彿享受柳杉木所散發的親切與舒適。

地面鋪設的柳杉小徑木,來自竹東正昌木業的自有林地,這是有計畫的造林,有計畫的取用。由於柳杉生長速度快、枝幹挺直、中空有節,適合加工,而且人工造林十年之後,小樹漸漸長大,開始間伐讓其他的樹木有更多的空間可以成長,並植下新苗,吸收更多二氧化碳。砍下的樹木因為直徑比較小,稱為小徑木,可以裁切成不同的形狀,例如,削成片,切成小段,依不同需求而使用。

樹木雖具有極佳的匯碳功能,但是隨著樹木的生長,它所能吸存碳的效率,逐漸遞減,甚至趨近於零。因此,若能合理利用並在符合生態原則之下,適度砍伐或間伐樹木,將是善用森林資源,使森林能夠再生更新,朝向永續發展的方式。而且,在相同的土地上繼續種植新苗,也可加強森林的碳匯能力。至於砍下的樹木,原先儲存在樹木中的碳,也將以建築材料、木製家具、木工藝品等形式繼續儲存。

有計畫的造林與伐木,不斷地循環利用,增加匯碳功能。對於森林的經營有了正確的認識,踩在小徑木地板的欣喜,取代了伐木就是破壞森林的錯誤觀念。樹林不是不能砍伐,如果樹木越來越茂密,反而長得不好乃至敗壞。至於原始森林就要給予充分時間,讓樹木慢慢長大,自然淘汰。
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