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心大地

慈心大地單元

第31期 2016 / 07 / 01 2912

 

農業加遊 點亮部落

群山圍繞的小村落,因為農業守舊、人口外流而面臨醫院停辦、公車停駛的命運。
一位回鄉接手父親農地的中年男子,鼓起勇氣,重拾年輕時有機農業的夢想,
但面臨的是同村長輩對有機願景的質疑,以及技術與銷售通路的種種挑戰⋯⋯
這是日劇《限界集落株式會社》故事的背景,呈現出日本農村現況,同時也是台灣大部分農村上演的場景。故事最後,小村落因為大家的齊心努力而敗部復活。
回到現實,要怎麼做才能辦到呢?


計畫緣起》有機農業六星加值,活化農村


台灣東部擁有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資源,但因地處邊陲,產業發展受限,工作機會少、所得低,造成人力大量外流。為能使地方永續發展,國家發展委員會規劃了《花東產業六級化發展方案》。
「產業六級化」意指將一級的農業生產,結合二級加工到三級行銷服務一體化的產業模式,提升產品附加價值,開創新的事業,讓農村產業可以升級,村民收益可以增加,促進資源活用,活絡農村經濟。
慈心基金會自2015年6月起承接此計畫,經調查互動了解地方需求後,善用花東原有發展有機農業之環境優勢,整合有機農業、食品加工、觀光休閒、文化創意等重點產業,進行跨業合作與鏈結輔導,並從技術、財務及經營行銷等方面提供整體協助,達到增加工作機會、利潤留在農村,成為年輕人願意回鄉的誘因,期待農村可以持續成長、永續發展。   


走進部落》了解需要、發掘特色、用心陪伴


第一年,選定花蓮的奇美、豐南,台東的電光與達魯瑪克為四個亮點示範部落。
初初進入部落,即可感受到原民文化雖受現代化衝擊,但「分享」、「換工」的美德仍然存續,而穩固的年齡階級制度,也讓部落仍保有照顧孩童與老人的觀念,但因青壯人口出外工作,人力不足,運作上較為艱辛。原住民傳統之生態知識、食物系統與敬天愛地的態度,都能成為發展有機農業六級產業的珍貴文化資產,因此,我們抱持著謹慎虛心的態度學習、用心「蹲點陪伴」,過程中不斷互動調整,形成共識。期望以部落特色為基礎,加入外來元素,提升價值。例如奇美特色是文化泛舟、豐南則是里山風情、電光的竹砲與「電光三寶」、達魯瑪克的野菜文化等都別具一格。
有機農業六星加值計畫目標是從整體發展的角度,希望從初期陪伴輔導,透由計畫的展開,使部落原有的社會功能順暢運作,建立部落穩固的合作型組織,當輔導團隊走出部落後,族人可以自立自主運作。

盤點資源,了解部落特色及需求        安排到有機農場觀摩,將有機達人經驗帶回實踐

執行重點》以有機四原則,串連1、2、3成6級化

四個部落各有不同的特色與條件,但無論是生產、加工、行銷與部落特色導覽等,都朝向有機3.0永續發展的目標,在兼顧健康、生態、公平、謹慎四個原則下開展。例如在有機規範中可以使用苦茶粕來對治福壽螺,但豐南為了保護特有種「台東間爬岩鰍」而寧可費力人工撿拾。加工上也很謹慎的使用添加物以避免危害人體與環境的健康,而每個環節參與的人都能得到公平應有的報酬。

初期,需先盤點部落組織、農業、生態、特色文化、地理環境與政府資源,之後與部落領導人、村民,共同選定核心產業類別;接著安排包括有機栽培技術與驗證、加工及包裝設計、特色料理及部落導覽開發等課程,並參訪觀摩農場、通路,及具六級產業經驗之社區。豐富的課程與實地參訪對拓展部落視野加強信心幫助很大。
在三級行銷上,一起找出在地特色與文化,包裝設計,建立品牌;然後媒合農夫市集、商家或網路,並推動社群支持性農業系統與團購,拓展行銷通路,並增加消費者認同。最後,視部落條件推動有機農業結合文創、環境教育或休閒旅遊之跨域六星加值產業。

包裝設計內含部落元素與創意美感,需要和部落與設計師之間來回溝通(奇美部落-山羌紅豆)


未完之路》部落自足,人是最重要的資源

六星計畫要推動的不僅是「產業六級化」,而是要先扶植部落的農業「有機化」,之後再「六級化」。然而每個人對「有機」認識有落差,甚至認為有機「賺比較多」,一旦轉型過程未能有期待中的收益,很容易就放棄了。但有機帶來的不僅是收入,還有自己與土地的健康,人與人相互扶持的情感,以及人與萬物和諧的心靈豐足,這些都是從事有機多年的農友願意堅持努力的動力來源。

慈心基金會輔導四部落成果 2015.06~2016.05月止

1.資源盤點、訪視關懷、座談會、課程 170場
2.鍊結之產、官、學、研單位 67處
3.輔導有機驗證申請農戶數 10戶
4.輔導申請綠色保育標章驗證農戶 44戶
5.建立部落特色品牌 7件
6.媒合收購部落產品之銷售通路 17家
7.整合「食、宿、遊、購、行」等產業 2項
8.規劃並試辦部落有機農業遊程 2處

執行初期,面對部落某些人的遲疑,必須給予觀念與技術支援和鼓勵,專案人員表示:「要先做給大家看!」讓大家了解不如想像中困難,再陪伴一起面對轉型的諸多困難。一年的時間,四個部落有40幾位農友轉做有機或綠保,是很令人鼓舞的成績,但仍有努力的空間。例如生產技術仍待加強,若產量不足無法提供二級加工;產品加工方面,則受限法規等條件,目前無法在地設加工廠只能委外,由此也影響到三級行銷通路銜接與品牌建立;而文創開發與導覽行程也要人力,需培養經理人才,凝聚共識,發展當地合作型組織,內外資源需整合運用,其中,「人」是最重要的資源。

六級化是全新的產業,涉及法規繁多,且與眾多事業主管單位相關,以上問題主管單位將著手研擬調整,同時即會出版六級產業相關資料,以供參考。

部落很肯定公部門的計畫,與ㄧ年來慈心團隊真誠的陪伴。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我們真的很希望看到日劇《限界集落株式會社》美好的結局在此地發生:「公車復駛並帶來了遊客;郵局、合作社開張了;城市打拼多年的年輕人也回家了⋯⋯。」ㄧ個曾經暗淡的小村落因為大家的努力,經濟自主、和諧互助,並發出溫暖的亮光。

輔導人員用心陪伴走出生產外的另一條路


資料來源:
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,2015。花東地區有機及休閒農業發展推動情形

國家發展委員會,2014,花東產業六級化發展方案。
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