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心大地

慈心大地單元

第27期 2015 / 07 / 01 7394

 

     

攸關你我食物安全、土地永續的有機農業,在台灣發展二十餘年,漸為大家所認同,並從有機商店、超市有機專區、農夫市集、共購、網路等方式親近大眾,走進我們的生活。

在看似一片榮景之下,國際有機運動聯盟IFOAM卻對有機的發展感到憂心,去年提出想要突破現有格局的有機3.0概念。現在的有機推展有何隱憂?什麼是有機3.0?我們要的是什麼樣的有機?如果透過有機農業想要去實踐永續的發展,到底怎麼做可以讓這件事變得可能呢?

本期專訪了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,與長期關切有機農業的南華大學助理教授陳玠廷,與大家一起來關注有機的未來。

 

改變是為了美好的明天

認識有機3.0之前先來談1.0與2.0。全球最大的有機推廣組織IFOAM(國際有機運動聯盟)將有機的發展分為三個時期,我們現處在2.0的時期。 

◎有機1.0 理念萌芽期:

農藥化肥於1920年代開始運用在農田上,當時的先知已看到其對健康生態危害深遠,於是提出有機的概念,慢慢收攝成有機農法。例如奧地利的魯道夫·斯坦納提出BD農法,又稱生物互動農法,講求順應宇宙天體法則及能量;《有機寶典》的作者英國農藝學家霍華爵士論述土壤腐植質的重要,並在1930年代左右輔導印度農民發展indore堆肥法;在日本的福岡正信,效學老子無為精神,實踐不整地、不施肥、不除草、不防治等四不的自然農法。

◎有機2.0 強調標準、規範與品質認定:

當越來越多人接受有機理念,也紛紛採取無農藥無化肥的種植後,就開始了分歧的有機操作,於是民間開始制訂有機生產標準,其中以英國土壤協會首先提出,之後許多考慮面向,包含種子、土壤、病蟲害等每個環節終究被制定。接著各國政府為維護市場秩序,開始透過法令管理,最早立法的是歐洲經濟共同體(歐盟前身)於1991年所頒佈的2092/91規章;美國NOP、日本JAS等,台灣也於2007年訂定完成。此舉讓消費者有明確選擇依據,但日益嚴格、條文繁瑣的有機法案,讓廣大土地與農民無法進入這個有機窄門,造成目前全球有機發展的困境。

◎有機3.0 落實農業生產與產業鏈的永續發展:

為何會提出3.0?回顧有機推廣二十多年,從世界各國有機面積占所有農地比例來看(圖2),有機占比極少,台灣發展至今也僅約千分之七,這三年有停滯狀態。(圖3)。IFOAM成立的宗旨是要讓有機更普及,以達成農業永續目標,但現階段已漸遭遇瓶頸,面積發展停滯,顯見推廣策略需重新檢討,該如何調整,才能在IFOAM有機四原則:健康、生態、公平、謹慎之下,對仍是主流的慣行農業漸漸輔導往有機農業面向推移,其中有機3.0提出需要更創新、更透明、更包容等重要目標。

 

2.0時代的迷思 重視驗證結果,強調無殘留,形成有機窄門

從發現化學藥劑會對農田的危害,反省後發展出各自表述的有機無農藥農法,然後到現在具備完整驗證制度的2.0時代,為追求更健康永續的未來,先輩們做了很多的努力與貢獻,應該好好珍惜眼前的成果,但也要停下腳步來檢視現況及展望未來。

陳:「美國一份報告提出,目前有機農業的發展,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一個狹隘的知見,會很直接的拿從有沒有農藥殘留去分辨有機農產品,因為消費者認為用比較高價買有機產品,就不該有農藥殘留。以及有農藥殘留=慣行=欺騙,實際上會不信任驗證及稽核,只認同檢驗報告,這種狹隘的認識會導致生產者把心思放在不被檢出,而忽略有機對環境永續的精神,影響長遠的是有機走向商機,整體環境仍是危機。

「不重視生產過程只重檢驗結果,所形成的現象會如《糧食戰爭》一書所說:「很多有機農場可用快速的方式種出你要的東西,如果消費者買的時候,只要買沒有農藥殘留的東西,結果可能只能讓農藥公司稍稍損失,卻無助於改變糧食的耕種方式。」

蘇:「而且,隨著日益精密的儀器以及改進的分析方法,10幾年前農藥檢驗極限在0.1~0.01ppm,多重檢驗79種農藥殘留,至今檢驗極限已達0.01~0.001ppm,多重檢驗達311種農藥,更細微的限值及種類農藥,讓強調檢驗結果之下,有機更容易檢出。

驗證制度的立意是為消費者把關,也協助生產者朝向更永續的耕作方式,現況卻是現行規定過嚴且煩瑣,農民不僅要專注有機種植,還要整理各項驗證文件,當作物可能受外環境污染而驗出殘留時,農友要被追查原因,甚至罰款乃至被取消驗證資格,長期努力的過程瞬間遭到否定。」

「這樣一個高高的門檻,讓有心的農友受到重創而退出有機生產的案例比比皆是。只是經過充分討論之下,似乎有機標準及驗證規定只會更多,難以更精簡,而且驗證立意多傾向保護消費者,而不是扶持生產者。」

「稽核員是驗證機構及消費者的眼目,他們是第一線確定生產者能否完整執行有機標準的人,並對生產者指出問題所在,讓他可以朝向更符合有機標準而生產,也減少風險及錯誤。所以他的角色很重要,也必須很客觀以及對有機具有熱情與使命,但實際觀察部分稽核員容易從客觀的評估者變成懷疑者,當他的人格特質容易主觀性,或受影響時,就可能在稽核時跟生產者對立,判斷易夾雜個人情緒。其實稽核的過程就是一種教育,一種觀念的傳遞,不僅僅是對與錯的分辨。」

 

換個角度看

倫理,範圍皆寬廣的有機3.0  

IFOAM提出有機農業四個原則:健康、生態、公平、謹慎(圖4),揭示有機是很重視關係和諧的一個產業,包括人跟社會、環境,消費者和生產者,現代跟後世,都維持一個全面長久和諧永續的關係。

有機農業的目的是使農業環境更永續,但歷經數十年,有機占所有農地面積仍少,於是IFOAM企圖思索全球農業如何重新轉移。透過圖表(圖5)可以清楚看出IFOAM在有機3.0推展上對象有兩個:

  • 慣行農業: 永續程度比較不高的慣性農業卻是全球主要操作模式,有機3.0建議將有機四個原則導入慣行農業,讓全球農業有可能朝向更永續的作為。例如鼓勵減農藥的農友,給予分級區隔定可訂定相對好的價格。
  • 有機農業: 將現階段有機農業的範圍,持續擴大。不僅驗證有機,還要開展非驗證有機,可以讓農業更永續發展。

因此有機3.0的願景是:既增加有機耕作比例,也加強有機農業理念提升;同時思考如何減少慣行農業比例與負面影響,並提出具體可行的策略。在這一消(減少慣行)一長(增加有機)間,逐步讓農業「永續發展」這件事情變成可能!

 

互助合作 向99.3%邁進

有機的目標是朝向更永續。台灣目前有機驗證農地面積約6,000公頃,約佔可耕地的0.7%左右,代表慣行生產面積99.3%,而且這個數字近3年來幾乎停滯。所以如何讓有機面積增加,對生態與環保多一些關心,使原有的慣行農田漸漸少用農藥,注重自身與他人及環境的健康,這樣就能漸漸往99.3%邁進,這也是慈心基金會光復大地的理念。

政策帶頭  學童教育、農友輔導跟進

蘇:「慈心基金會很認同有機3.0理想,如何落實須多方努力。比如現在的有機規範合不合理,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,可以討論哪些規定不利農地轉型,不利農民投入,而應該討論及調整;有機市場規模小,相對產品包裝運輸貯存等成本高,政府應有更多補貼扶持;產品通路普及率低,政府可廣設零售點,讓消費者可以更容易採購有機產品;有機及友善環境生產的內容,應納入各級中小教學課綱,讓學童從小認識環境與飲食的關係,以及對大眾更廣泛宣傳有機的好處。」

「尤其應該努力輔導更多慣行農民,創造轉型有利平台讓想做的人進來,以及幫助他們在種種限制的條件下獲得解決。慈心基金會持續發展綠色保育標章的生產輔導、雲彰黃金廊道高鐵沿線的有機產業鏈建構、偏鄉與部落有機產業加值計畫等,其實都是在不利有機的環境下,我們願意去發展的理由。因為接觸後發現這些區域欲發展有機農業,會和現行的有機有衝突或有種種不利因素阻礙時,當然希望能有效排除障礙,在這些案例中,部分已獲解決,卻還有許多問題仍待法規面克服。」

從健康的角度  開展有機的認識與格局

陳:「有機農業越走越狹隘,走到只看到沒農藥殘留。慈心基金會創辦人是從健康和樂的世界談起,從大家最關心的健康一路開展對有機農業的認識與格局。一個是越走越沒希望,一個是越走越覺得還有很多事可以做,因為健康可以從很多角度談,追求農藥零檢出則會走入死胡同。」  

慈心基金會成立18年,走過台灣早期有機農業發展歷程,過程中遭遇許多困難,義工拚感情陪伴輔導農友,並派員至國外學習,除生產、驗證外,也很關切諸如:水土保持、原住民文化保存、生態保育及氣候變遷......等議題,希望能有積極作為,為整個大環境朝向正向發展而努力。

以互助合作  取代不信任與對立

基金會創辦人以「衣食足而後知榮辱」同理被輔導者心理,推動上強調「互助合作」來取代對立競爭,用各種方式鼓勵農友投入友善耕耘,例如早期的減農藥,近幾年推廣的綠色保育,就是在有機路遇到瓶頸時找另一條路。3.0有一個精神是透明化,慈心基金會希望未來綠色保育可做到過程公開透明易懂,讓消費者輕易查詢得到,就會對農友多一點信任,而不會僅以產品檢驗當結果。這種精神都與有機3.0不謀而合。礙於篇幅,下期將有更詳細的報導。

欣見農委會將於9月提出《有機條例》草案,IFOAM也預計10月在韓國召開討論會,有機永續的願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民間與政府須更重視互助合作,期待有機之路越走越寬廣!
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