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地故事
大地故事 2017 / 08 / 24 13013

基金會在花蓮農業改良場的協助下,比第一代更有效經濟的粗糠炭化方法,不但炭化效果更完全,使用的炭化桶是用一大片鐵片捲成,架放在圓形底座上。整套鐵片、底座加上鼓風機只要3,000多元,而且還有方便攜帶的優點。

基金會義工陳文瑜說,我們希望研發出讓農友簡單操作上手的設備,經多次試驗,將原先粗重的炭化桶改良使用鐵板捲成圓筒。鐵板寬122公分、長244公分,也就是台制的4尺寬、8尺長,俗稱「四巴啊」。因為是公版的,農民容易購買取得,價錢也比較便宜。捲成鐵桶後,直徑為77公分,一次可以容納約500公升的稻殼,燒出來體積大概剩下5成。

 

花蓮農改場倪禮豐研究員表示,俗稱炭化粗糠的炭化稻殼,是將農業廢棄物稻殼在炭化桶中高溫加熱後製成的燻炭,是有機農業可以使用的資材。炭化稻殼具有良好的通透性,可以保肥和保水,所以用來改善土壤物理性。黏質土壤可以增加孔隙,降低土壤壓實;砂質土壤可以提升保水及保肥能力。

倪禮豐研究員說,炭化稻殼是弱鹼性資材,可以改善酸性土壤,本身就是有機質,所以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,還具有高量的矽和鉀。鉀是重要的肥料,而矽可使水稻的莖、稈、葉片粗壯,由於挺立而不遮蔽,可以降低胡麻葉枯病和紋枯病的發生,也比較不會倒伏,有助於水稻生長及產量提高

義工陳文瑜指出,花蓮縣南安地區的水稻田是河床地引水而成,砂礫多、土壤薄,土壤厚度僅20~30公分,不易保水保肥,管理成本高,加入炭化稻穀是改良土壤的甚佳方法,此外,將稻殼燒成炭具有固碳作用,可以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,兼具環境保護功效,南安以生產稻米為主,透過資材自製,還可以讓廢棄物變黑金,對當地農民很有幫助。

農場原有的廢棄物循環再利用,環保又經濟,希望有更多人能為提升有機生產的技術與效益努力,以嘉惠更多農友!